【mba讲坛】姚洋:中国经济增长挑战与十四五的政策重点 -凯发官网首页

mba新闻

【mba讲坛】姚洋:中国经济增长挑战与十四五的政策重点


2020年10月31日,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姚洋教授带来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挑战与十四五的政策重点”的北大国发院mba讲坛。此外,北大国发院mba中心邀请到五位mba/emba校友进行对话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就企业层面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增长挑战,寻求企业与个人的突破。同时,北大国发院mba举办mba项目宣讲会,介绍了最新项目信息。

姚洋教授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原北大国际mba),是国内商学教育的翘楚,成立于1998年,由北大国发院运营,汇聚全球顶级商科教育资源,国际特质鲜明,同时深得北大人文底蕴,“中西合璧、知行合一”,“依国家智库、铸商界领袖”,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开创者和领导者。目前,北大国发院开设两个国际mba项目: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mba以及北京大学—弗拉瑞克商学院mba,每年秋季开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结束,此次会议为“十四五”规划指明方向,如何理解全会的内容,对企业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们所处的时期比较特殊,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也提出了“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思路。此次讲座,姚洋教授主要分享了他认为中国未来五年到十五年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就全会内容中政府为迎接挑战采取的一些手段进行了解读,即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关键领域的技术自主、新型城市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绿色转型。

关键领域的技术自主

在此次全会公报中,“技术自主”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与国际环境的变化高度相关。美国在特朗普引领下对中国采取的是技术封锁策略,这样导致的结果其实是两败俱伤的。比如美国打击华为,不向华为提供先进芯片,对华为是精准的打击,但对于美国的芯片企业来说同样受损,因为其60%的市场在中国,丢掉了中国市场相当于丢掉了未来。现在,美国企业普遍反对特朗普的做法,正在极力争取,并极有可能在未来拿到继续给华为供货的许可。美国大选,未来无论谁成功竞选上台,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都是不可能取消的。“风险”这个词在全会公报里一共出现了22次,这其中就包括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的风险。技术竞争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我们在关键性的领域里发展自主技术。
那么自主技术应如何做?中国有特有的体制优势,集中力量能办大事,比如今年的防疫成果。但就经济层面而言,并非越集中成效越好。对于技术路线比较明确的产业,政府集中力量是可行的,但多数情况下创新并不是集中力量能够做成的。比如马云的阿里巴巴,当时有很多人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成功率很低。那么,搞关键技术、自主技术,可以放手让企业来做,政府的工作就是把市场“拉平”,让大家能够公平竞争。

新型城市化

过去这些年城市化力度很大,城市化率达62%,但是目前的城市化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质量不够,二是集中度不够。从质量方面来讲,2035年要全面实现现代化,需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这并不是说把户籍制度取消就可以解决。美国没有户籍制度,但是仍有居民制度,只有在一个州缴纳三年税收才可以享受该州的福利,事实上这也算一种户籍管理制度。户籍改革应当是渐进的过程,未来可以考虑用居住证管理代替户籍制度。

从集中度方面讲,今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陆铭教授提到未来的城市化会向少数区域集中,如珠三角、长三角、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等等,预计2035年这些区域会集中60%-70%的人口,这是一次人口再次集中的过程。了解这些,对于理解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是有帮助的。

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是城乡一体化。事实上,直到现在,农村仍非常缺少公共服务,在很多地方,虽然人们都富裕起来了,但公共服务水平依然跟不上。所以在这次公报中有一条是“美好乡村建设”,其实就是要提供公共服务。如果不把人口集中,由于过于昂贵的建设成本,是没有办法全部为农村提供健全公共服务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村庄消失,人口都集中到了城镇。

第二是社保一体化。这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应对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其中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劳动力的缺失或者老龄人口的需求,而是来自于社保。1962年-1976年出生的这一代有3-4亿人,他们的老去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养老负担。中国养老保险基本上是现缴现付,此前积累的部分太少。那么如何解决?首先是延迟退休年龄。事实上每三到五年人的预计寿命会提高一岁,相应的退休年龄也应调整。很多年轻人不同意延迟退休,说“这些老年人”占据了工作岗位,但实际上,社保的压力远比工作岗位的压力要重的多。其次,需要全国统一社保。目前地区差异太大。而实行“内循环”需要人才流动起来,如果不能统一社保,很难保证人才的流动效果。最后,由于地区差异过大,实行统一社保体系比较困难,建议可以将社保进行分级,可以多买入也可以少买入,买入多的人最后到手的也相应多,即让每个人都有基本保障,但不强求统一保障。

绿色转型

目前的能源消耗情况中,火力发电(利用煤炭)占到全部电力消耗的80%,而电力需求仍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后稳中有降,是比较困难的。应该怎么做?现在有关部门出台了新政策。

一方面是重启“碳交易”,做“碳交易”一定要分解指标,具体到每个城市、每个地区、每个企业,未来可能每年都要进行分解。另一方面是收取碳税。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争议,“碳交易”和“碳税”哪个更好一些。对于那些能源利用率比较低的企业,收碳税会使负担加重,需要提前思考转型的途径,因为绿色经济是必然趋势。

还有一个重点是绿色金融。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和几个监管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绿色金融的文件,要以金融的手段来指引投资的方向。北大国发院和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共同做了一个可持续发展金融创新指数。目前国内二级市场上的券商已经在实际使用,发现那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得好的企业,其盈利能力比较高。

此外,还有一点是垃圾分类。目前北京、上海很多城市都在推行垃圾分类,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其中。厨余垃圾单独区分的目的在于,它们可以燃烧发电。从整体来讲,我国各方面都是在朝着绿色的方向发展管理。

以上,就是姚洋教授认为的未来五年到十五年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他认为,这期间经济增长的目标会越来越淡化,经济增长的质量特别是绿色发展,会越来越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而在社会发展方面,政府将会对城市化、社保政策等投入更大的精力。

嘉宾介绍

姚洋,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季刊)》主编、中国经济50人成员。获2008、201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届和第二届浦山国际经济学奖(2008年、2010年)、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08年);被评为2006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和2017年北京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制度转型、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农村发展。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