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讲座】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凯发官网首页

农业

【精品讲座】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文/马 鑫

    应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及bimba mba(bimba)的邀请,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2008年2月29日下午,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万众楼二层发表题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的主题演讲,介绍北京地区新农村建设实施的成果与经验。演讲由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担任主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讲座。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平台
  

    牛有成副市长认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人口比例,地域范围来看,都是十分厚重的话题。农业发展贯穿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农村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70%,农村土地范围也远远大于城市,但是,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使得“三农”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

   “三农”问题的现状
  

    牛有成表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北京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如此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农问题现处于:农业有基础缺投入;农村有资源缺要素;农民有组织缺服务的阶段。虽然,近年来党中央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投入,但是由于三农问题历史的厚重性,其与二、三产业相比,有机组成依然处于低水平。同时,农村拥有大量的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但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极为缺乏。此外,农村虽然具备建全的基层组织,但是从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看,其与城市服务的差距仍旧显著。
  

    牛有成认为,形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就是体制性障碍。多年来,由于中国长期实行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具有广大人口及土地面积的农村仅获得总建设资金的20%。随着新农村建设构想的提出,城乡建设投入的分配比例不断改善,现在,农村建设投入已占总资金的51%。此外,还有历史性缺陷。城市建设造成农村地区人、财两缺。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资金吸引能力也远远不足。最后,则是主体性落差。由于农民平均受系统性教育时间较短,就业技能较差,因此,他们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的主体性作用还不充分。

“三农”问题面临的机遇
  

    根据北京的经验,牛有成表示,三农问题的解决已处在非常良好的机遇:
  

    首先,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相当的物质基础。农业是具有基础性、融合性、创意性的产业。随着农家菜,农家游的不断发展,农业已经自然地向二、三产业延伸。同时,谷物画的热卖也提醒我们,农业产品一旦注入文化,其赋加值便可显著提高。农村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支撑,其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此外,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农村,农民都是创造财富的重要人力资源。
  

    其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良好的契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既是城乡统筹方略的具体实施途径,也是多与、少取、放活方针实施的平台。
  

    最后,北京申奥成功进一步推进北京城市化建设。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其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使得以城市建设带动农村发展的设想变为现实,真正做到城市化与农村建设二者并行不悖、共同发展。

   北京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北京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抓重点、解决难点、突破关键点的“三点”方针。抓重点意在注重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问题,解决难点在于关注主体的调动,增加农民满意度与参与性,突破关键点即为机制的创新,实现在二元结构基础下城乡建设的和谐统筹。
  

    近年来,北京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着重突出“新”字。其内容主要包括:树立新理念,培育新产业,探索新机制,培养新农民。首先,新农村建设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端正发展方式,达到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要具有循环经济的概念,真正实现让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资源循环起来的建设口号。其次,要搞好农村基础建设,把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务。只有农村发展起来,人才、资源才会向农村聚集。并且,根据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现实,政府将加大农民培训能力,贯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发展都市现代化农业的政策。此外,让农民不断增强主人意识,参与决策,保障其民主权力。再次,搞好新农村建设还要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现在,已逐渐形成了公共财政的投入机制、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并不断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农民参与商业保险。最后,新农村建设还要提高农村的主体素质,使其具备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
  

    最后,牛有成副市长向北大师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即要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为己任,最终实现中国的繁荣发展。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