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少花钱也能有效激励的措施 -凯发官网首页

企业运营

陈春花:少花钱也能有效激励的措施


相关附件:
  • 200810
  • 导语激励需要成本,这个肯定是的。无论是晋升、特别的奖励还是福利等,都需要花费成本,这就要求在运用激励措施的时候,需要关注到成本,寻求成本低效果好的措施。

    一,鼓掌

    在所有的激励措施中,鼓掌是一个花费很少,但是效果极佳的选择。鼓掌并不需要花什么钱,但是重要性和可见度都很高。得到掌声就是得到肯定,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就是鼓掌这样简单的措施,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运用,更多的管理者甚至不知道鼓掌应该是多少次,我因此很怀疑人们是否运用了鼓掌这个最简单的激励措施。我曾经问这个问题无数次:“鼓掌,需要鼓多少下?”绝大部分的回答是“三四下”。

    其实只要我们自己鼓掌来测试一下,就会发现三四下是没有感觉的,时间太短,无法感动听者。所以鼓掌要超过九下,只有超过九下的掌声,听者才会感受到,同时被感动,了解到大家对他的肯定和赞赏,他才会因此获得激励并更加努力地工作。因此,只要我们用掌声来做激励,就要长时间、热烈地鼓掌,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起立,站立起来长时间地鼓掌,这样的激励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可以给人非常明确的肯定和赞赏。

    二,赞美

    赞美是第二个花钱比较少、激励程度高的措施。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结论是当上司能够给下属直接的赞美,激励效果非常好。日常的管理经验也告诉大家,当众表扬是非常有效的奖励。大多人认为最有效的激励是针对工作上的表现,管理者亲自并立即给予表扬。美国的格兰德·格雷厄姆(gerald h.graham)博士主持过一个调查,结论是,最有效的激励技巧包括:

    员工表现杰出时,上司亲自道贺

    上司亲自写信表扬好员工

    以工作的表现作为升迁的基础

    管理者公开表扬优秀员工

    管理者召开会议公开奖励部门或个人表现优良者

    但是上述有效的激励措施,日常管理中却并不常见,管理者总是采用奖金的方式,在年底做表彰,不习惯在日常的行为中,运用激励的措施。有些时候,一句赞美和肯定的话,所带来的激励效果是不可估量的,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我自己身上。

    我第一年做教师的时候,讲授的课程是大学一年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在我教师生涯的第一个学期,我遇到了一群非常好的学生,当学期的课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天我按照往常的习惯提前十五分钟到课室,一进门我就愣住了,因为在课室的黑板上整整齐齐地写了一句话:“陈老师,这个周五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们盼着下一个周五的到来。”就是这样一句话,令我感慨无比,我也因此知道,“做一个令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价值”,也因为这句话,我一直很努力地做一个令学生喜欢的老师,直至30年后的今天。

    三,鲜花

    鲜花是相对花钱比较少、激励效果明显的第三个措施。因为鲜花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多的象征意义,可见度也很高,管理者需要学会运用这个激励措施。我就是常常被学生们的鲜花感动,在教师节的时候,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在学生毕业的时候,每一束鲜花都让我不断地感受做老师的幸福,也不断地感受到学生给予的肯定和期望,也不断地自我激励,不要辜负这些鲜花、这些期望。

    四,隆重的仪式

    隆重的仪式相对来说需要花费多一些成本,但是隆重并不是豪华,而是要用心赋予仪式一些价值。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特殊的时刻,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并给予隆重的仪式,带来的激励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我曾经参加过一家公司的新员工入职,很多公司都是给予新员工培训,了解公司的情况。但是这家公司在新员工入职的安排上却用了一个非常不同的仪式,就是为每一个员工发一个刻有公司和员工名字的杯子,这个杯子由老员工一对一地交给新员工。两年后,我又一次和这些曾经的新员工见面,他们都告诉我,入职的一个杯子让他们印象非常深刻,在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而且非常珍惜这个杯子。

    但是,无论如何,激励都是需要成本的,因此需要管理者有效地运用激励措施。激励作为最重要的技能,需要每一个管理者都真正掌握并有效运用。激励一定要针对人性,激励一定要符合时代的潮流,一定要了解到每一个时代人们的需求特征的不同--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可以评选“先进生产工作者”,2005年之后评选的就是“超级员工”,到了2009年评选的就是“快乐员工”。

    激励还需要个性化和制度化的配合,如果激励完全是制度化的,那么激励很容易变成保健因素,更糟糕的是制度化会减弱激励的效果。比如很多公司给每个月生日的员工购买蛋糕一起过生日,但是第一年之后,如果还是用同样的方式做第二年的安排,所有的员工就不会有好的感觉,生日的安排就没有激励的作用了。因此,在激励中需要个性化和制度化的结合,充分发挥管理者自己的想象力,给员工一些惊喜,就会得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本文完)

    本文转自陈春花老师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