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文与社会”跨学科系列讲座(二)——彭凯平:文化与心理,探索及意义 -凯发官网首页

文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文与社会”跨学科系列讲座(二)——彭凯平:文化与心理,探索及意义


 

 文/张珣


        3月7日晚,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人文与社会”跨学科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文化与心理:探索及意义”,在同学们的热切期盼中拉开帷幕。主讲人彭凯平为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心理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社会和文化心理学、行为经济、领导决策和跨文化沟通的心理学等方面,尤以跨文化心理的研究贡献著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汪丁丁教授依旧担任本场讲座的主持人。

 

彭凯平教授首先以新浪网上关于中国人性格的讨论开始了本场讲座,希望探讨究竟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到底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彭教授指出,之所以在不同人的眼中,中国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是因为所有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个人意味太重,历史故事太多,而真正的科学逻辑分析太少。所以今天的讲座就希望用自然的方法,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心理。


       之后彭凯平教授以法国著名作家托克维尔的著作《论美国的民主》来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跨文化比较,为什么要将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心理放在全球的范围视角之下进行分析。原因在于我们只有通过对于他者认真的观察才能够达到对自己更好的审视。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诗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需要跳出中国人的框架和中国人的身份在全球范围之内来比较我们和其他国籍人们的差别,从而找到属于我们的特点和特色。

 

随后,彭凯平教授给文化心理学做了概念上的界定。文化的概念在西方经历了从外在栽培到内在思维活动的转变,也就是从客观文化到主观文化的转变。心理学所关注的是其中的主观文化,因为客观物质需要主观思想赋予其意义,这便构成了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也需要用一些客观的指标将文化这一无法直接测量的概念操作化,使之可以被定量研究。


        之后彭凯平教授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文化和心理领域的经典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别。中国人由于语言的不同较西方而言缺少反事实思维。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精髓,而中国人则更多的偏向集体主义,我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有机体的目标来决定的。在定义自我时中国人也习惯于发现集体的自我,也就是以社会的概念来定义自我。于是文化心理学家认为在东方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自我,而西方则是一种独立的自我。此外中国人更喜欢一种综合判断,按照关系分类;而美国人则偏向分析判断,按照本质分类。


        在谈到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时,彭凯平教授指出,第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知识的创新。文化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用科学逻辑的方法来研究长期以来认为是主观理念的东西,对很多其他学科的思想和思路都会有一些新的挑战和贡献(以经济学,伦理学和美学为例),所以文化心理学对知识的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是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彭教授指出中国已经到了人均gdp三千美元的心理预线。这个时候社会问题,心理问题都是非常显著的。需要重视文化心理学与经济的同步发展。最后是在文化交流与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在历史转型时期,中国人对心理学的认识和需求是日益增长的,这也是国家和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最后彭凯平教授谈到了如何利用文化心理学来建设发扬光大中国的文化。彭教授指出,西方的朴素认识论强调本质,恒定,特性和对象,而东方的朴素认识论则强调变易,矛盾,共性和背景。美国人的思维使他们更容易犯第一类判断误差,增加了排除真实信息的概率,而中国人一分为二的态度更容易犯第二类判断误差,增加了接受错误信息的概率。同时彭教授赋予了一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如道,无我,仁以更加易懂的内涵,使西方人更加易于接受,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讲座结束后,在座师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彭凯平教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内容涉及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原定两个小时的讲座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最后在热烈地讨论与交流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接下来还将有更多的知名学者登上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文与社会”跨学科系列讲座的讲台,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学术盛宴。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