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讲英国史:旧瓶装新酒的制度演进 -凯发官网首页

政治/制度

钱乘旦讲英国史:旧瓶装新酒的制度演进


相关附件:
  • 钱承旦
  •  

     2013年9月28日,周末的朗润园比平常还热闹,两场同时进行的演讲,加上一场即将上演的tedx演讲会,使一向热爱学习的朗润学子们颇有点赶场的感觉。

    bimbae2012级同学即将奔赴英国游学,按照传统,学校都会安排多位资深专家的讲座,作为游学的行前课。

    28日下午是他们英国行前的最后一讲,北大历史系德高望重的钱乘旦教授亲自主讲。他也是国内研究英国史的顶级专家。在钱老知识与人格魅力的吸引下,很多校友也专程赶来,享受这历史知识的盛宴。

    当天的演讲主题是“二十世纪的英国”,讲座从下午3点半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6点多。杨壮院长作为英国游学的带队教授,特别主持了讲座。

     

    旧瓶装新酒的民族习惯

    钱乘旦先生开篇点题,英国虽然没有成文宪法,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宪政国家,而且其宪政制度极具特色,而最大的特色就是历史与现实高度融合。“英国是建立在历史的坚实基础之上的国家。过去与现在融为一体,是英国最大的特点。”

    据钱教授介绍,英国宪政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一本宪法,而是一系列宪政文件,其历史可以追溯成百上千年。英国宪政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习惯、惯例和先例;其二则是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中形成的带有纲领性的文件,其三,漫长时间中积累起来的司法判例。

    钱先生特别强调,英国是一个十足的现代化国家,但在制度上,却对历史非常尊重,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所有重要的制度都是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完成,这对当前的中国有非同寻常的启示意义。

    中国人非常习惯于废旧立新——将旧的东西通通打碎,然后完全重建新的一套,结果导致大量的历史和文化失去传承,恶果频现。钱教授表示,我们与其去寻找新的中国价值,流连于那些非常抽象的概念和词汇,不如回顾我们的传统,“尊敬老人、爱护弟兄、夫妻和谐、家庭团结、邻居和好,这些在我们的传统中都说的清清楚楚。”

     

    缓慢但坚实的制度演进

    钱乘旦先生指出,在政治制度上,英国是一个由议会统治的国家。

    英国的议会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个部分——这与美国国会的政治架构极为不同。“政体的实质是看权力的重心在哪里,而不是表面的架构。”

    钱先生表示,英国议会的权力核心经历了从国王到上院,再到下院的轮转。权力从国王手里一步步落到下院手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实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才从实质上真正完成。“现在流行的观点一般认为,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即实现了真正的民主,这是一种明显的误读。”

    事实上,“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进入的是上院贵族的黄金时代。他们操纵议会、操纵选举。“这一时期的英国政治实际上是把持在‘官二代’、‘官三代’,甚至‘官四代’、‘官五代’的手中。”钱先生幽了一默。

    英国解决“官二代”、“官三代”操纵权力的办法也是旧瓶装新酒,“保留原有的形式,但把实质的权力一点点掏空”。

    他还具体举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议会立法规定可以册封终身贵族,这其实杜绝了新兴贵族的世袭之路;随后,针对上院有权否认下院已通过决议的情况,制定了制约措施,即上院仍保留否决权,但是同样一个方案连续三次被下院通过,且三次之间间隔不超过一年时,上院失去否决权;2000年,布莱尔成功通过法案,规定世袭贵族中仅有91人在上院拥有投票权。 

     

     

     英国民主的多数派“悖论”

    钱乘旦还特别为同学和校友们分析了英国民主制度中的多数派“悖论”,即名义上代表多数人利益的政党和政府,其实是少数人的选择。

    他指出,根据英国的制度,由议会中占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建政府,这很符合多数派理论,但大家要知道的是,执政党的议员却不一定是由多数人选出。因为英国议员选举执行的是领先获胜制:也就是说如果有5个人角逐同一议席:a得到20%的选票、b得到20%的选票、c得到19%的选票、d得到20%的选票、e得到21%的选票,则e因为领先而胜出;但是获胜的e却并未获得占绝大多数的79%的选民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议会制度就是一种游戏。”

    为占据多数席位,政党的主要工作就是选举。议员获得政党的支持而上台,因此也受到严格的党纪约束,即所谓的党鞭。

    从现在的情形来看,需要议会表决的议案都由政府提出,政府又控制多数议席,因此提案一定会被通过。“英国二十世纪的现实是立法服从行政。二十世纪以来的英国首相权力越来越大。”英国几位赫赫有名的首相,包括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布莱尔,都是“说一不二”。

     

    经济理论更迭背后是政府角色界定

    随后,钱乘旦还为同学们讲解了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尤其是主导经济发展的主流理论。

    二十世纪的英国有几大经济理论,即:亚当斯密的完全自由主义、马歇尔的半自由主义、凯恩斯的社会福利主义和撒切尔主义、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

    他进一步阐述说: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英国盛行由亚当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这种理论支撑使得英国在工业革命当中取得巨大成就。

    伴随以美、德、法、日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诞生,英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丢失。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得不放弃自由主义,走向“帝国特惠制”——即在帝国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帝国之外则关闭大门。亚当斯密的理论不再是金科玉律,马歇尔创造的局部均衡理论流行起来。

    一战和上世纪三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对英国造成巨大打击,为挽救国家,英国不得不放弃金本位政策,并制定进口税法。英国坚持百余年的自由主义被彻底抛弃,凯恩斯主义成为基本国策——政府介入经济领域,以解决就业问题。

    凯恩斯主义带来的复苏景象被二战打断,二战以后英国出现一些新情况。为应对战后重建,由伦敦政经学院院长贝弗里奇牵头公布了《贝弗里奇报告》,承诺战后所有的英国人都将摆脱贫困,再也不受疾病、饥饿、失业的折磨——《贝弗里奇报告》奠定了英国福利社会的理论基础。

    战后由工党推动的福利国家建设,确实带来英国长达二十余年的黄金时期。但同时也造成了国家的严重负担——政府开支极其庞大,其中三分之一以上被用于福利——经济停滞不前、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不断、失业率不断攀升,这就是著名的“英国病”。

    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已经病入膏肓,成为经济局面最坏的西方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撒切尔上台,她采取控制货币、刺激资方、降低成本、同时打击工会、减税等措施,治愈了“英国病”。撒切尔采用的正是经济学的货币主义理论和供应学派理论。

    钱乘旦特别表示,这些经济发展理论不断变换的背后,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没有变,那就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这是所有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因为刚好在朗润园演讲,他特别表示,林毅夫新近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本质也涉及到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他对这个理论特别看重。

    钱乘旦说,中国很多悲剧都源于决策者和民众对历史的无知,尤其是拿一知半解当真理。他鼓励同学们不管学习经济学还是工商管理,都一定要认真学习,实际调研。

    钱教授扎实深厚的历史知识,生动深刻的讲解,尤其是以史为鉴的学者之风,不仅为听众构画了一个立体的英国,更颠覆了大家对英国的很多刻板印象,课堂中不时传出阵阵会意的笑声。原定于5点半结束的讲座,延长近一个小时。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