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展望之九】: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 -凯发官网首页

研究报告/学术论文

【经济展望之九】: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


文/王黛薇

    12月26日下午,第五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第九场“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在万众楼二层举行。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教授、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周满生副主任一起,就“教育和人力资源战略”的话题进行一场精彩的对话。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免除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杂费等政策的出台,“教育公平”和“教育结构”成为今年的两个关键词。如何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均衡发展,成为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热切关注的问题。

教育投入:“不适应结构的变化”

    谈起大家都很关心的加大教育投入的问题,周满生所长认为要从教育人口结构的变化来分析。

    他说,从1998年到2006年,我国教育人口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学生人数在减少、初中生人数略有增加、高中生人数大幅度增长,而本科生人数跨越式增长、研究生人数飞速增长。此外,学生和老师的比例从1998年的11.6:1降至2006年的17.93:1 。

    这八年来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增幅很大,而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只从2949亿增长到8419亿,增长不到3倍。这就造成了小学生、初中生生均预算经费大幅提高,而高等教育生均预算经费年年减少。国家承担了农村和整个义务教育里大部分的经费,高等教育的费用则更多地由家长、社会来承担。这和我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不适应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满生所长说,我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大。

    对于周所长谈到的高等教育的投入问题,王蓉教授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重点是放在211、985工程的院校上,整个财政倾向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精英化的趋向比较重。而在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方面体系的建设力度是不够的,后者中贫困家庭负担不起的现象比较严重。不过,“后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助学体系建设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今年秋季就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国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抱乐观的态度。

教育改革:“光投钱是没用的”

   谈起教育投入问题,王蓉教授说,大家都在讨论为什么到现在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还没有占到gdp的4%(1993年教改设定的目标之一),但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假如有了这4%,怎么花?

    王蓉教授认为,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育发展公共目标,然后再来检讨现有财政机制的不足,明确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最后才能决定财政怎么投入。中国教育发展到了这样的历史阶段,现在要再进一步改革、再去增加投入,涉及到很多的管理体制还有机制方面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清晰的话,光拿钱是不行的。

    她举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性机制为例。各级财政要为此机制拿出2600多亿,但这些钱投下去,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教育质量仍然相差很大。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下一个挑战就是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化,不让孩子因为所在区域的限制而受到质量不等的教育。

    这就涉及到两个大的制度建设:一个是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全免费义务教育(流动人口的子女也涵盖在内);二是在全国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综合化改革,这涉及到义务教育教师的收入制度、招生制度、问责制度等的建设和完善。全免费还相对容易,但是教师的配置涉及到基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仅仅有钱是不够的。关键是怎么投入这些钱。

  王教授又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例。她说,普通高等教育固然要加大投入,但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哪里?很多人说要“改善质量”,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没有正确的质量观。如果没有这个的话,投钱可能是最糟糕的。”

教育均衡:“要促进教师流动”

    王蓉教授所谈的“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化”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主持人陈中原说,普通中等教育资源不光在不同地区有优劣之分,在同一城市内也是差异明显——城市中较好的中学一般都分布在老城区、文化区、政府办公区。这就不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涉及到城市规划的问题。

   对此,王蓉教授认为,城市重点中学“择校费”问题一直令是老百姓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它主要还得靠教育政策的改革。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老师、校长的流动,可以加大对薄弱学校支持的力度等。但这会使很多人的利益受到影响,因此要付诸实践有很多复杂的问题要解决。这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到今天,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说到制度改革,周满生所长举出了韩国和日本的例子。韩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教育平整化”,加大对海岛、农村地区的,促进教师、校长的流动。日本也是这样,为年轻教师去比较艰苦的地方设计了种种优惠政策。所以日本、韩国先后经过教育平整化改革,现在城市内所有的学校在教学质量上没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保障每个学生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不过,周所长说,对城市来说,比内部教育质量不均衡更严重的是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后者流动性强,基础差,怎么保障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力?另外,城市的教育经费,是综合人均收入等因素计划支出的,流动人口大量进入,给教育资源分配也带来了困难。所以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提问:“技工荒”如何以教育手段解决?

  一位学生提出,未来20年、30年中国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停留在制造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上。但中国目前技术性人才短缺,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相关教育政策?

    周所长说,那么从上一个教育振兴计划开始,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国提出了四个大的工程,第一个工程就是国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程,特别强调要加强制造业和服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预备培养100万技能型人才。此外,我国每年投入20亿建设培训基地,现在县里面都有职业技术学校,重点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另外还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培训工程,这些都是作为整个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和高等教育的考虑。国家要培养不光是有科学知识,更有动手能力的学生,这就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内容。

  除政策之外,目前一个客观现实是由于人们教育观、人才观转变不过来。职业技术学校吸引不到好的学生和师资。怎么从从根本上改变大家的观念,是个长期的任务。

  王蓉教授补充道,国家目前已经采取了覆盖所有农村中职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金政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提供的这些助学金横跨了公私的界限,民办的学校也可以得到这些助学金,这进一步完善中职的办学体制,效果非常明显。一些退伍工人或者是在社会上工作过的大龄青年,都回到职业学校继续受教育,他们都是受益者。此外,高职的办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善,加强产学研结合,宁波的一些高职院校就跟当地企业结合得非常密切。

 

从1998年到2006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从73%上升到98%。

计划生育政策使2006年在校的小学生数比十年前减少了3000万

1998年全国高中招生930万人,2006年则招了1619.3万;1998年高中在校生是2445万人,2006年则是4341万

1998年本专科招生数是108.36万,2006年的招生数是546.05万,2007年已达到590万;1998年的毕业生数是82.98万,2006年的毕业生数是347.47万

从1998年到2006年,硕士生从5.79万增长到32.45万,博士生从1.5万增加到5.6万。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