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六大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凯发官网首页

研究报告/学术论文

中国经济六大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经济观察》第十次报告会报道之五

       据《第一财经日报》,昨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该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第十次报告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内外失衡的问题,其中一些是改革不到位所致。

  改革不到位致经济六大失衡

  “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使得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并间接导致投资过快、消费不足、贸易顺差和外汇积累过速。”林毅夫表示,这些是2003年以来存在的老问题,今年上半年仍然存在。

  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到2006年已经达到了3.3:1,而世界平均是1.8:1。城乡收入增长的情况如果没有根本改变的话,10年后我国的城乡差距将是4.1:1;另外,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5以上,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不仅如此,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使得1997年开始出现的产能过剩的情形难以消除。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1年的61.4%,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50.0%;而投资经常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出现“潮涌”现象,如2006年投资集中到了化工产业。

  还有,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双盈余”。贸易顺差今年上半年就达1125.3亿美元,大大超过去年同期614.5亿美元的规模。到今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再创新高达13326亿美元。这直接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扬。

  最后就是资源、环境压力巨大。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5.5%,但能源的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5%。

  金融结构改革是最核心问题

  林毅夫表示,以上六个失衡是我国当前经济中已经出现、未来5到10年中仍将存在的一些结构性、机制性的问题。在上述问题背后,金融结构没有改革到位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

  林毅夫解释,大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使得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几乎得不到贷款。在缺乏金融服务的情况下,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发展相对不足,最明显的例证是2006年以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40%下降到39.5%,世界上同样发展程度国家的平均水平是53%,我国少了13.5个百分点。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发展相对不足,减少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不仅使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而且,城市里还有大量的失业、待业人口,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存在。

  另外我国目前存贷利差超过3%。实际的结果是储蓄者以低储蓄利率给贷款者和银行补贴,这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对能借到钱的企业,资金价格低,会提高其投资项目的资本密集程度,从而使单位资本能创造的就业减少。能从大银行借到钱的企业相对富有,其借得的资金得到补贴,补贴的资金来自于相对较穷的储蓄者,于是,使得城乡差距和收入不均的现象更加突出。

  林毅夫建议,应该按照今年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出的改善金融结构的精神,多发展一些地方性的中小金融,包括地方性中小银行、农村银行、小额信贷、中小企业担保等,支持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和农户,多创造就业机会,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现代农业,缩小城乡差距。其次,利率放开,让贷款和储蓄利率达到应有的水平,消除储蓄者补贴富有的大企业的问题,以缩小收入不均的现象。储蓄者能从其储蓄中获得应有的回报,也可减少目前大量民众进入股市现象的发生。


分享到:
网站地图